相关阅读
车险市场仍在向纵深推进,在车险综改实施两年多后,迎来了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再放开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近期,银保监向各银保监局、各财产保险公司、保险业协会、精算师协会、银保信公司下发通知,明确进一步扩大财险公司定价自主权,将车险(商业车险)自主定价系数范围从0.65-1.35扩大为0.5-1.5,且明确各地因地制宜实施。
自主定价系数放开,意味着车险保费与风险匹配度将会更高。
对车主来说,低风险车辆享受降价待遇,而高风险车辆保费虽然上涨,但投保难的问题或能得到解决;对保险公司来说,拥有更大定价权,可以根据车辆风险和自身经营能力制定更合适的保费价格,优化车险产品,巩固车险改革“降价、增保、提质”的成果。
但另一方面,保险公司也会利用车险定价的自主性,通过低价保费获取车险客户,从而掀起车险市场的新一轮竞争,届时又将会给保险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呢?
01、 车险保费会不会普降?
“放开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”一直都在车险综改的日程表上。
2020年9月,银保监会发布《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》,将自主定价系数范围确定为0.65-1.35,同时明确提出“逐步放开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”,做出了市场化的关键一步。
时隔两年多后,放开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迎来了政策落地。
此次车险自主定价系数从此前的0.65-1.35扩大为0.5-1.5,调整后,理论上车险保费最高可降价23.07%,最高可涨价11.11%。也就是说,低风险车辆的保费价格会变低,而高风险车辆的保费会更贵。
在这之前,由于受到自主定价的限制,高风险和低风险的车辆保费上下调整空间有限,这就导致对出险频率低的车辆,激励作用收效甚微;同时也不能通过保费熨平高风险,会让出险高、赔付高的车辆面临投保难的问题。
而这次自主定价系数上下限放宽后,可进一步提高车险保费与风险的匹配度,在改善上述车主难题的同时,也反映出车辆风险的实际水平。保险公司可根据该风险数据精准制定保费价格以及赔付标准,从而提升盈利能力。
但援引部分业内人士观点,自主定价系数上下限双放宽后,并不会带来车主保费普降情况,由于“地板价”向下空间有限,只有少部分优质车主能够享受降价待遇。
这意味着,保险公司会考虑实际赔付成本,不会盲目下调保费。所以,态度表现得也不如想象中积极。
该政策要求执行时间原则上不晚于2023年6月1日。而据经济导报报道,对于目前是否会调整保费情况,多家财险公司均表示公司尚未制定出完整的相关政策,不便回应。
AC汽车电联平安车险销售专员的信息显示,在车辆4年没有出险情况下,车险保险系统下调至最优数值5.5,但续保时的总保费比去年仅优惠100多元。
其中值得注意的是,2022年上海地区因疫情封控,上海保险业宣布为受到影响的车辆提供保单延期一个月。经确认,平安车险销售专员此次给出的续保时间仅为11个月,对照来看,车险保费几乎没有下调。
02、车险市场竞争会加剧吗?
有观点认为,自主定价系数调整使得保险公司掌握车险系数定价权,在同车不同价情况下,价格差异化会进一步扩大,由此市场竞争可能更为激烈。
众所周知,2020年919实施的车险综改,基本实现了费用率下降、赔付率抬升的既定目标。但同时,保费金额和附加费用率同时下降,导致保险公司承保利润大幅收缩。
东吴证券曾指出,综改后,头部保险公司充分发挥车险规模效应,利润水平整体不受影响;中型保险公司作为接受价格者,承保利润由盈转亏;小保险公司则是随着承保数量的增加,平均成本难以快速回落,甚至高于综改前的平均成本。
其中,中小保险公司原本就处于市场竞争的劣势位置,综改后更是雪上加霜。在承保压力下,中小保险公司依然没有差异性的车险产品,为了转移生存压力,只能拼价格。
华泰证券也表示,2022年受益于出行减少,保险公司未决赔款准备金计提充分;加上此次政策赋予的调降车险折扣系数的权利,不排除中小险企可能会通过低价保费获取车险客户。
但短期内可能迎来价格战,并不意味着车险市场会迎来激烈的无序竞争。
一方面,保险公司会采用精细化的定价来确保盈利水平,在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内根据风险成本做理性定价;另一方面银保监会对商业车险产品的监测和监管,并对相关部门和企业提出具体要求,就是为了防止垄断和非理性竞争。
因此,在政策实施之初,车险行业或会出现车险保费降价的情况,但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的两极所涉车辆均不多,市场不会因此有太大波动;而中小保险公司也难以进行长期的价格竞争,行业还是会保持理性发展。
03、大小保险公司谁是赢家?
根据银保监会公布的2022年全年经营数据显示:车险保费同比增长5.62%,相较于2021年的负增长,实现了强势反弹。
不难看出,车险实现了保费增速与利润的大幅双升,带动了整个财险的业绩发展,同时为“放开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”等车险综改政策积蓄了利润铺垫。
一方面,车险规模效应显著。人保、平安、太保老三家以6.4%的保费增速和95.9%的综合成本率,占据了行业超过九成的承保利润。
对于这些头部保险公司来说,此次监管层下放车险系数定价权,更考验保险公司的定价、定损、理赔管控等精细化运营能力。
而前者凭借规模效应和强大的风险定价能力,竞争优势明显,可通过“价费联动”方式优化精算定价,更容易吸引优质车险客户,马太效应进一步增强。
另一方面,2022年由于车险出行频率减少,导致出险率创新低,中小保险公司盈利能力明显提升,数据显示后者出险率仅为12.3%,比老三家低4%。
这表明,中小保险公司在车险业务精细化与差异化的经营上做了更优解,比如选择出险率更低的业务。
虽然此次新政更利好头部保险公司,但不表示中小保险公司没有机会。
根据银保监会的要求,各财产险公司需要优化和保障车险产品供给,提升车险承保理赔服务水平,增强车险消费者的获得感。这表示,在价格之外,车险增值服务仍是取胜的关键,特别是中小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。
2023年已经来到,随着车主们恢复出行,车险出险率将不可避免的上升;保险公司将重新面临控制赔付成本的压力,再叠加车险综改的深化影响,2023年车险市场在客户服务方面的创新和竞争,将更令人期待。
相关阅读
2023-02-09
2023-02-09
2023-02-09
2023-02-09
2023-02-09
2023-02-09
2023-02-09
2023-02-09
2023-02-09
2023-02-08
2021-12-02
2021-12-02
2021-12-02
2021-12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