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阅读
观点/ 刘润 主笔/ Neko责编/ 黄静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1977篇原创文章
这两年,有句话很火,读书破万“卷”,掀起了一股求知的热潮。
结果是,收藏夹里攒了一堆课,书架上叠了一堆书,就是没时间学。
只好自我调侃,买了就是读了,收藏了就是学会了。
新书到手第一天,翻开读了前几页,一个月后翻开,还在前几页,因为之前读过的又忘了,只好再从头开始读。
好不容易读完,合上书。下次再看到的时候,特别眼熟:这本书我曾读过的。
做了一堆思维导图,却依然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。
懂得很多道理,也过不好这一生。
更焦虑了。
怎么突破?
其实,你可以不用“读”那么多书。
什么意思?
先从读书的6大误区说起吧。
误区一:把书神圣化
很多人拿起一本书的时候,都觉得非常神圣,尤其是知名作家的书,带着一种膜拜的心态,一个字一个句子拜读,就差没有沐浴焚香了。
粗略计算,我也写过二十多本书了,也有幸成为过畅销书。从作者的角度,我会感谢你对我的知识体系的尊重,但是,大可不必因为一个人写了书,就觉得他很厉害。
他写书前怎么样,写书后还是怎么样,并不会因为写了书,就突然变厉害了。
也不用因为作者本身很厉害,就对他的书顶礼膜拜。
因为,他不一定会写书。
大多数非虚构类(Nonfiction)的书籍(基于一定的事实和信息来写的书,通常指非小说类),作者都不是作家。
也就意味着,他不以写书为生。所以,作者不会写书,太正常了。
一些作者,可能一辈子就写这一两本书,囊括了他的毕生所学。他会把知识框架梳理得很完备,但是,他根本不会去学习如何写好一本书。
“那是最好的时代,那是最坏的时代”,像《双城记》这样的小说的开篇是作家精心设计的。
但大多数非虚构类的作者,不会去专门研究,如何遣词造句,才能让你更容易理解,更不会去琢磨怎样写一个开篇,才能让你更愿意读下去。
相信我,通常开篇第一句话,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写。
所以,读书首先要祛魅,非但不要把书神圣化,还要反过来多给作者一些包容。
你可能会说,写得那么差,读不下去,凭什么还要我包容呀?
因为,不会写,不代表他的研究就不厉害。如果因为写得不好就不看下去,其实损失的,是我们自己。
当然,书籍,只是知识的载体。要了解作者的知识体系,其实并不一定要通过读书。
比如说,也可以和作者进行一次交谈。
经常有一些作者,来找我给他的书写推荐序,但我不一定有时间看他的书,怎么办呢?
我会和作者约一个时间交谈,听他讲一讲,为什么写这本书,书上讲的啥?
如果满分是5分的话,大多数作者在书中的表达,可能只有3分,但是通过写书,他把毕生研究整理成了体系框架,所以书籍的知识完备程度是5分。
那么和作者交谈对话,他的表达就会提升到5分。因为人练习说话的时间,远远大于练习写作的时间,你还可以通过提问让他讲解不清楚的地方。当然,交谈相对是松散的,知识完备性可能就会下降到3分。
我猜你会说,润总,你这就是何不食肉糜了,你能和作者交谈,不代表我也有机会和作者交谈啊。
别急,别急。
还有下一种。
听作者分享。
一些作者,可能会去一些高校讲座分享,或者,他本来就是讲课的教授。
就像我们刘润视频号的每周4场读书会直播,也会请到作者来给我们就书中的内容进行分享。
光分享还不够,我们还给作者提了一个“无理”的要求,他还需要做PPT。
有PPT,作者在讲的时候,就会按照逻辑框架,不容易散,对知识完备性有了一个保障。
这样的分享,就能做到,表达是4分,知识完备性也是4分。
如果你听完了作者全程的分享,回去也不一定需要再马上完整读一遍。买的书,先作为书架上的装饰也好,送几本给朋友也好,都能显得很有价值。
听一场分享,就是认识了一个老师。等后面需要这个知识点,就能马上想起来这位老师讲过,再去翻看查找也很方便。
书中的目录框架,也能帮你更系统化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体系。
读书,是取其精华,弃其糟粕,带着对作者写得不一定那么好的包容之心,去带走他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,才能让自己受益最大。
有些人只盯着作者写得不好的地方挑刺,那就是专挑糟粕读,既花了时间读,又没带走精华。
对书籍祛魅之后,接下来,就进入了读书的第二个误区。
误区二:想在书中找答案
你为什么会翻开一本书?
可能确实有部分人,读书就是消遣,没有目的,读完也不一定要留下什么。
但是非虚构类的书,通常还是因为你遇到一个问题,才会来看这本书。
也就造成了,很多人带着一个强烈的目的,读完会很迫切地想找到一个解决方案。
可能他今天遇到了一个管理问题,就连忙到处“摇人”问:“万能的朋友圈,有没有讲管理的好书推荐?”
然后在一众推荐下,满怀期待地翻开了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》。
结果,看了大半本,也没有找到解决方案。
就开始说,不行啊,这些学者,天天搞学术,讲的都是空中楼阁,一点也不落地。
管理学大师,彼得·德鲁克,也不懂管理嘛,根本解决不了我的问题。
这就陷入读书的第二个误区:想在书中找答案。
很遗憾,你是不可能从书里找到答案的。
哪怕是有标准答案的高考数学题,你从一年级翻到高三的课本,也不可能找到答案。
因为,题目中的条件是不一样的。更何况人生,根本没有标准答案。
读书的目的,不是带走答案,而是让自己成为那个解题思路。
你是为了带走老师的知识完备性,获得老师的思考能力,而不是请老师帮你思考你的问题。
就像小时候,你学自行车的目的,不是为了明天去学校,而是为了未来能去任何地方。
真正的读书,是学习作者的思维模式,和思考能力。
是为了拥有作者的认知,然后你才能用这个已经成为你的一部分的认知,去举一反三,解决各种相关的问题。
而不是带走作者思考结构的结论,更不是“套上公式”让这个结论成为你问题的答案。
如果一本书,只有答案,没有思考过程,反而是有害的,根本不用读。
误区三:懂得很多道理,也过不好这一生
不少人读书有划线的习惯,看到金句,核心观点,就会圈出来,甚至做摘抄,方便之后更容易找到。
一年也读了很多书,看起来收获了很多金句和道理。
但是,却能轻易被一句互联网上很火的话戳中:懂得很多道理,依然过不好这一生。
特别扎心,感觉否定了我学习的意义,但又不得不赞同,看的很多知识真的只是停留在理论。
知道,却做不到。
真的是这样吗?
明朝著名的思想家、哲学家王阳明说过一句话,被他的弟子记载在《传习录》中:
知者行之始,行者知之成。
知道,是行动的开端,而行动,则是知道的完成。这就是,知行合一。
知和行是同一件事,如果你做不到,并不是因为你的行动力很差,而是因为你根本不知道。
你觉得你知道了,实际上只是因为觉得这个逻辑无法反驳。
很多时候,人都需要亲身经历,悟出这个道理,才是真正的知道。
就像我们都听过身体健康最重要,但是行动上总觉得自己还年轻,如果不能吃好吃的、玩好玩的,我要活这么久干什么?
直到生一次病,住一次院,或者到中年感觉自己体力大不如前,大吃一顿就肚子疼,才真正开始锻炼身体,控制饮食。
所以我们会发现,大病一场幸存的人,好像突然就和从前判若两人,他这时候,才是终于知道了健康的重要性。
但总有些人,会通过快速行动和实践,去让自己拥有这个从前没有的体验,从而知道这个道理。
不论是被动行动,还是主动践行,行动起来,才是真正知道的时刻。
表面上知道的道理,一到行动就会忘,而真正理解体会过的知识,是不需要记住的。
误区四:我可以快速把不知道的知识补上
那如果说,我真的很努力学了,但就是学不会,记不住,无法真正理解呢?
可能还有一个原因,就是你还没有建立自己的认知之树,就像家里没有可供物品收纳的柜子,新的知识来了,就不知道该往哪里放。
而认知树的建立,不是一蹴而就的。如果你没有在小学到高中的数学课上学好算术、方程、求导等基础,也就无法在大学学好微积分。
很多人存在一个幻想,就是我可以快速把不知道的知识给补上,就能解决新的问题了。
有一年,我课上的一些企业家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,其实是因为缺乏一些基础的商业认知。
他们问我,怎么样才能快速补上这一块认知?
我花了一个春节的时间,给他们开了一张“养生处方”,里面是35本商业认知书单,需要他们花3年时间看完去建立基础认知。
他们收到后说,润总,要3年这么久吗?我现在已经很着急了,有没有办法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呢?
很抱歉,不能。
如果你没有这些基础认知,商业地基就不稳,想快速解决问题,只能通过一些奇技淫巧,一时管用,但,地基不稳,楼建得越高,就越危险。
3年能读完,已经很快了。读个本科,需要4年的全日制,一本专业经典课本啃半年。
每个学科都要在最早的时候去建立认知之树,这类经典书籍,你永远没法通过跟人聊天,或者听书,来获得认知。
假设你现在只有小学的数学水平,找全世界最好的大学数学教授来跟你聊半天微积分,也没用。
必须像准备高考一样去读。一个一个字啃,一道题一道题练,这就是大多数人想建立学科认知之树的必经道路。
那么,到底什么样的书,能称得上是经典书籍呢?这就要说到书的四大分类了。
1、第一类书,不可能靠听来理解,凿壁偷光也要读完。
2、第二类书,适合放在书架上,常读常新。
3、第三类书,听听就行。作者确实有一个很有洞见的观点,但你花时间去读完,就会发现整本书都是扩写,只要看这一个观点就行。这类书,直接去听书软件听人讲一讲,看看书评,就足够了。有很多书,都属于这个范畴,听听就行了。
4、最后一类,不值一看。这类书,用浅显的方式讲了不一定正确的道理。有的甚至可能会有害,因为观点就有问题。这个类型,还包括一些,没有推理思考、全是结论的书,读完你也不知道这个结论要在什么条件使用,也无法学到作者的思维方式。
经典书籍,是必须认认真真坐下来“读”的书。
我给企业家开的35本商业认知书单,就属于第一类,凿壁偷光也要读完。
必须花3年时间,每天2小时,踏踏实实啃完,3年读不完,就花5年,全部读完,才可能建立起自己在商业领域的认知之树。
之后再看新的商业知识,就可以分门别类地挂在树枝上,留存下来了。
误区五:必须要用整块时间学习
除了经典类书籍,还有很多书也是值得一看的。比如说,常读常新的书,不同时期读都能有不同的感悟。
但是,怎么才能把这些书给筛选出来呢?
大量涉猎,读多了,自然就知道好坏。
我会使用一个学习方式:须鲸学习。
怎么学呢?我自己的做法是,抓紧一切可利用的碎片时间,听书。
到这里就涉及了读书的第五个误区。
碎片化学习,感觉学了很多,但是记不住,好像读完都浪费了,效率很低。
因此一些人觉得,必须要用大块的时间,端正坐下来,专心致志记笔记,一旦漏听了,就很可惜。
然而,碎片化学习,就是会有大量浪费的。
须鲸的体型很大,捕食的时候,一张嘴,这片水域所有东西都流进去了,然后它把有用的消化了,没用的就排出去了。
排出去的量大,也没关系呀,张开大嘴,大量地摄入,总有一些东西是会被消化吸收的。
做好知识就是会被消化、损耗和浪费的准备。大量地涉猎不同领域,本来就有很多知识是对你没用的。
大块时间,本可以用来做更重要的事。花一整块时间,集中精力去听这些用碎片时间就可以学习过滤的知识,才是真的浪费。
我的一年,可能有半年时间在路上出差,非常忙。
但是,我在得到APP上,还能保持每天听一本书,每年加起来听书的时间,超过1000小时。
而且,我开的还是2倍速,所以,实际上学习的内容,超过2000小时。折算下来,平均每天碎片化学习6小时。
如何做到?
这需要搭配一些能让我“张开大嘴摄入”的工具。
比如说,我有四类听书的设备。
骑车上班的时候,需要听到外界的声音,我就用骨传导耳机。
洗澡的时候,就用浴室的防水蓝牙音箱。
出差坐飞机,必须得提早到。路上的这些时间,我会用降噪蓝牙耳机。
到了酒店,不影响他人了,就会用桌面蓝牙音箱外放。
时间上,我会利用一切耳朵闲着的时间。
日常工作,7:30起床,9点上班。中间的时间段,手上也没闲着,可能在锻炼、吃早饭,等等。
但是,耳朵闲着呀,那就可以用来听书。这就有1.5小时了。
出差的时候,打车去机场2小时,在飞机上2小时,落地后出机场可能还要1小时,也可以用来听书。这就5个小时了。
相信,你一定也能挖掘出大量可利用的碎片时间。
在听的书籍选择上,我关闭了算法的个性化推荐,然后,系统推荐什么听什么,这样就能避免只听到我喜欢的内容,不让自己陷入信息茧房。
有时候,很多领域看似不相关,却也会发现神奇的联系,从而得到启发。
好了,各类前期准备到这里就都完成了。
那么,在须鲸学习的过程中,如何才能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?
我自己有这样几个判断依据。
如果这本书一听就知道,那么就是前面说的第三类书,全书围绕着一个观点拓展,听听就行,不用找来看了。
有的书一听,觉得讲书的人没讲清楚,可能他也不一定读懂了这本书,就可以找来看看。
在这个过程中,你会发现一些自己听完还想找来看的、常读常新的书。
碎片时间听的时候,你可能中途会被打断、被各种声音突然掩盖,都没关系。随缘过滤,没必要回过头来听漏掉的这段。
你会发现,这种方法不仅适合读书,也适合快速学习各类知识。
听刘润读书会的作者分享,多看世界,多认识人,听他们分享,都是“张开大嘴”的须鲸式学习。
误区六:从第一章开始读
呼,说了那么多,终于到了读书环节了,我总该可以拿起书开始读第一章了吧?
恭喜你,掉入第六个误区:从第一章开始读。
前面说的,摆正心态、调整认知、建立习惯,都是读书的道,能帮你精准筛选,确保你翻开的书,都是值得一读的精华,并且能提升你的吸收率。
到了真正拿起一本书,就涉及读书的术了。掌握好这些技术,也能让你事半功倍。
首先,要读多本书。
一个作者,对一件事的理解,可能是片面的,不一定正确。
如果,你想快速了解一个领域,那么,可以参照京东、豆瓣等各类排行榜。
把这个领域里最有名的作者们写的前10-20本大家都推荐的书都摊开到目录页,看完这些书的目录,就能快速得到业内共识。
比如说,人工智能领域排名前列的书籍,每个作者都说到联结主义和符号主义,那就一定是比较重要的概念。
先共性,再个性。看完相同的部分,再快速扫一扫每个作者不同部分的见解,就对这个行业有了基本概念了。
其次,看书先看目录和自序。
书是作者知识体系的结构化体现。可以说,写书的难点,就在目录。
目录就像书上的枝干,看过目录,你才会建立起这本书的结构感,知道里面的知识“树叶”要挂在哪里。
除了目录,自序也很重要,会告诉你作者写书的初衷、如何读这本书、可以解决什么问题,等等。
推荐序大多是背书,认真看过目录,也可以不读。
如果拿起书就翻到第一章,跳过目录和自序,很可能读着读着就不知道作者要讲什么,自然就很难读下去。
而看过目录之后,你甚至不需要从第一章开始读,可以直接跳到你感兴趣的章节,有看不明白的,再去前面溯源,带着兴趣和问题,才更容易读下去。
第三,看书评。
看书的同时,可以去豆瓣、得到、微信读书等各类渠道,看看这本书的书评。
书评,是读者的理解和输出。
每个人的理解和别人不同。也许同一句话,别人看着是另一个意思。借鉴不同的观点,能帮你更全方位地思考和理解书中知识的适用范围。
甚至,一些听听就行的书,只读书评就行,别人已经帮你理好重点了。
第四,多划线、电子化。
过去上学时候,看到好词、金句,可能会用手抄一遍,更容易记住,方便自己理解,或者写作的时候使用。
但是,现在是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,抄下来的内容,最大的问题,就是很难再次检索,本子也有可能丢。
所以,我会偏向于使用电子书,可全文搜索,划线内容也很容易找到。
如果你是纸质书爱好者,那么,也可以配合一些工具。
比如说,用扫描笔划线,一扫就会保存到关联的电子文档变成笔记,再次搜索就方便很多,而且云端同步,不容易丢。
最后,读作者。
一开始的时候,我们说了,书籍是作者知识的载体。读书的目的,是认识一位作者,获得他的思考能力和思维结构。
所以,如果你发现一位作者写得很不错,那么,可以把他的书都找来读完。
一个作者有多本书,还能写得很好,多半是因为,一本书表达不全他的知识体系。
所以,看完他的书,就能更深入地认识这位作者,学到他的整个思考框架和知识体系,也会让你的认知更完备。
优质的作者值得跟随。
陪你更好地读书这个商业模式
前面我们说到,刘润读书会会请来作者本人分享,围绕PPT,保证分享结构的完备性能到4分。
并且,我们还提供半价包邮的作者亲笔签名书,让读者收益最大化。
可能有人会问,这能持久吗?作者愿意来,是看在润总你的面子上吗?
先不用说,我的面子还没有这么大,很多作者并不知道我。
一些其他领域厉害的作者,我过去也并没有机会认识,都是出版社邀请来的。
一个商业模式,需要让所有人受益。
我们能长期这么做,只是因为,去年开封菜直播期间,受罗振宇老师的启发,我们发现了一个潜在的需求。
一些厉害的作者,本来很少出面,但是一旦写了书,就会有强烈的传播渴望。
是因为想多卖点书赚钱吗?
一本书的版税,大概在8到10个点,也就是一本70块钱的书,他只能赚7块钱,哪怕卖到5万、10万册,已经成了畅销书,作者拿到也就是几十万。
这些作者,他真的缺这些钱吗?显然不是。
因为,传播自己的理念、建立更大的影响力,是很多作者真正想要的价值。
著书立说后,他的“武功秘籍”,能被几十万、上百万的人看到。
我们抓住了作者的这种强烈的渴望。
这些人很忙,他们的时间,也都很贵。
但在出完书之后,我们把作者请来直播间,亲自分享2小时,我们帮他卖几百、上千册书,有不少作者是愿意的。
这可能比做一次线下签售会效率高很多。
而分享之前,签上千本书,这是一个近乎苛刻的要求。
吴士宏老师说,她一次签完几千本,几天手都写不了字,再也不想签了。
所以,很有可能,那天在我们直播间卖出的2000多本,就是属于吴老师最后一批次的签名书。
足够稀缺。
作者来了,那半价包邮这么便宜,出版社有什么好处?
的确便宜。一本书,作者想亲自拿,最低也要6折。
半价,虽然利润少一点,但是直播一次,能快速走量,薄利多销。并且,播完就下架了,也不影响其他价格体系。
于是,越来越多的读者知道,刘润读书会可以半价包邮买到喜欢的作者签名书,还可以听到作者亲自分享。
一年52周,每周4场,如果每场都听下来,就算不买书读,也能收获208个不同作者讲的各个领域的精华。
对于作者,可能卖了1000本书,但是通过我们的直播间,他也传播了自己的理念,被进进出出的几万人看到。
低价,亲笔签名,亲自分享,做PPT。
我说出来了,你可能也不一定能做,这就是有壁垒的稀缺价值。
而对我们来说,就要不断要求自己,做厚资产,提升场观,做好售后,吸引更多的人进来看到,用心服务好每一位读者。
如果有一天,作者签了很多书,发现我们也卖不掉,读者买了书,发现售后体验态度很差,那么,慢慢我们就会无法再在这个市场立足了。
所以,拼命做好直播,拼命服务好读者,是刘润读书会的立身之本。
希望你能在直播间听得开心,收获稀缺价值。自己读书时,也能避开误区。
给书祛魅,摆正目的,知行合一,建立认知之树,须鲸学习,掌握读书技术,让读书的收益最大化。
所以,其实你不需要“读”那么多书。通过这些读书的心法和技术,最终精挑细选出来的书,才值得好好读。
——————
在读书会播完之后,我们还会把一些作者请到我唯一的商业付费社群进化岛上,进行更进一步的读书打卡或知识分享。
比如说,我曾经给大家介绍过田雪老师的211饮食法,并且请她帮我诊断了饮食结构,开始践行健康饮食。
前段时间,我们把田雪老师请到了进化岛上,本月,岛上就在进行《吃饭是个正经事》读书实践打卡,她也会全程陪伴答疑。
我们根据书中内容,拆解出了简单易操作的最小行动,帮助你迅速实践、知行合一。
本月,恰逢润米注册十周年,希望十年后,我们都还能保持思想和身体的年轻健康,出走半生,依然是少年的模样。
推荐阅读:
《谈业务,要有逻辑、有结构》
品牌推广|培训合作|商业咨询 | 润米商城|转载开白
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合作
关键词:
下一篇: 最后一页
相关阅读
2023-08-12
2023-08-12
2023-08-12
2023-08-12
2023-08-12
2023-08-12
2023-08-12
2023-08-12
2023-08-12
2023-08-12
2021-12-02
2021-12-02
2021-12-02
2021-12-02